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最新动态 >> 正文

艺术与设计学院2024年工作总结

2024-12-25  点击:[]

2024年,在校党委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艺术与设计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按照教学院部管理考核相关文件要求,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学生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提高站位引领发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政治引领、推动改革发展、提升服务质效,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党委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切实把好政治关。落实理论学习机制,紧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党支部三个层面学习,探索“沉浸式”教育模式,提供“菜单式”学习资源供给。强化党委政治属性,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与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探索创新组织体系。建立横纵结合、美育先导的美育教学党支部,实现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目前有校级样板党支部3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一支部一品牌”培育创建,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教研室、教师、宿舍。推动党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与校内外党支部开展“师生”“校地”“行业”“校企”共建,实现组织同建、学史同心、科研人才同育、发展同育。

以艺术专业课程为延伸,落实、落细、落小课程思政要求,打造独具艺术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积极营造学院有氛围、课堂有示范、教师有榜样的课程思政场域文化。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李晓红的《园林景观建筑》被推荐参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探索“艺术表达+思政建设”的教育新路径,通过人文素养、中华经典文化和校园精神的有机融合,构建起文化培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军训慰问演出、宿舍公寓主题活动、心理文化节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将思政教育融于艺术表达之中,提升思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有机联动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课程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意识,提升多元发展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在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中,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专业排名继续保持为A类,其中环境设计全国排名53位(提升了4位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排名保持为B+类。全院22门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涵盖全部专业;连续两年参加跨学院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

培育“通识+”“思政+”“设计+”“技术+”等特色课程,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新型教学体系。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案设计等方面的良性闭环控制系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全部本科专业实施了校企合作;新增1个校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门课程获批为第二、三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发表教研论文6篇;出版教材1部;获2024年度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正高组一等奖1项(我校所获的唯一一等奖)。被学校推荐参评2024年省级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重点)1项,1个省级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重点)结题验收。

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推动“艺工交叉,艺科融合”教学改革,打造“标准餐+贴心餐+特色餐”学科竞赛“三餐”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本年度获得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B类学科竞赛中,收获国家级奖项87项,省级奖项306项;在山东省第九届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开展海外友好学校交流互动。2024年度邀请1名国际教授来校开展讲座;邀请1名外籍学生来校开展学生座谈与工作坊,共派出9名学生赴澳门科技大学参加国际新媒体大会;与印度尼西亚大学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开拓了我院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维度。

三、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目标高校,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学科特色与优势,完善产品智能信息化设计、智慧人居与生态设计、传统文化与文创设计3个研究方向的情况梳理和团队构建。本年度,设计学学科水平稳步提升,软科排名全国前34%。持续推进学位点内涵建设,坚持设计学和设计专硕“差异化”发展,邀请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王晓予教授、兰州文理学院吴晓玲教授等专家,顺利完成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自评估工作,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形成“五育并举、六域融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团队取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1项,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项目中取得国家级一等奖7项目、二等奖10项、三等奖25项,省级以上奖项134项;研究生发表CSSCI、核心期刊等收录论文12篇;获批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研究生创新成果1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申报培训会”等导师培训,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更新与设计团队、智能交互设计与交互认知研究团队3支导师团队建设。获批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培育一等奖1项、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完成“国际视野下艺术硕士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等项目结题工作。多措并举,推进优质生源计划。多次前往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进行招生宣传;开展“2024年研究生暑期夏令营”,全国30名优秀大学生积极参与,接收校外推免生5人、本校推免生11人。

、分解压实,实现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提质增效

整合优化科研团队,提质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围绕国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瞄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驱动,主推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助力中小团队建设,做好未来优质团队的培育工作。获批省社科联人才团队1个、市社科联人才团队1个。

学院积极推动教研、科研立项,细化年度科研工作指标、责任到人,提前逐一摸排、采取课题和成果申报明白纸上墙、阶段性提醒和推动进度等具体措辞,取得良好的效果。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我院讲学、交流近10场,强化一对一指导,举办礼贤人文大讲堂3场,为师生学术视野的拓展和创作产出的成果蓄力。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获得突破:王春鹏《设计赋能中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发展路径及对策》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朱宏轩《中华传统工具设计价值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和昌隽如《黄河文化主题水彩画创作青年人才培养》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获批省自然基金青年面上专项项目1项、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配套立项项目1项、市双百调研工程年度资助课题4项、动态课题3项、市社科规划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当量数41篇;出版专著3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7部、受理1部;获得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当量数额420余万元。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明确目标导向,对标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要求,对标学院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考核目标,将人才工作作为首要任务贯穿于学科布局、科研发展等工作中,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先后召开8次专题会议讨论人才工作。2024年度我院人才引进计划为3人,学院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广拓渠道引进人才,在确保人才引进工作进度的同时,严把人才质量关。学院共审核博士人才简历34份,引进名校博士3人。

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工作,坚持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强化服务专员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外出交流,本年度2人(王雅鸣、丛晓妍)在国内一流高校访学,2人攻读博士学位,完成全院教师的寒假线上培训、“开学第一课”等,70余人次获批线上线下研修培训,教师对外交流与深造的热情高涨。学院通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拥有博士学位21人,占专任教师总量的28%。强化课程思政、打造教学名师,继续推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本年度获评青岛市教学名师1人(李泉涛)。

六、构建“艺术表达+思政建设”融合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根铸魂,以思想淬炼筑牢信仰之基。以党建带团建,根据艺术类学生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在国庆、中秋、学院迎新季、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国庆主题系列活动、“月华如艺,新声悠扬”迎新晚会暨中秋文艺晚会等主题党日团日活动30余次。常态化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等线上学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保研学子风采、树立榜样力量,确保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在网络空间的扎实有效;易班网络社区、“到梦空间”平台覆盖所有学生。新媒体工作实现网上空间内容和质量的提质扩容,更新原创视频《庆祝三八节,弘扬传统文化——非议古法香牌制作》等65条,总浏览量突破14万次,广受学生喜爱,点赞量接近2000次,并在学校视频号转载,赢得网络思政主动权,形成思想引领工作新气象。

全面发展,促进实践感知同频共振。在“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返家乡”、“青鸟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组织实践团队共计48支,组建团中央专项实践团队2支,共530名本硕学生参加,调研足迹遍及山东、浙江、蒙古、安徽等地,涵盖教育关爱、乡村支教、知识科普、科学技术、红色传承等多个领域。团队100%覆盖学院基层团支部,多支队伍实现了跨年级、跨专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实践项目价值引领性、多样性和专业性的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支教服务团队先后被云上胶州、闪电新闻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聚焦毕业生服务,促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学院把稳就业作为重要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就业指导服务的“早”、“细”、“深”。2024年学院举行大型专场招聘会1场、小型专业招聘会10场,发布相关就业新闻10余篇,发布招聘信息500余条,走访17家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7个。266名本科毕业生,已就业240人,去向落实率90.36%,深造率13.53%;40名研究生毕业生,已落实去向36人,去向落实率90%。

一年来,学院切实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学院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全面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1224”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贡献力量。



下一条:孙波同志2024年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5071597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 邮编:2660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