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赢毕业生就业攻坚战,拓宽就业视野,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艺术与设计学院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聚焦微短剧行业发展新风口,助力就业工作向“新”破解。3月28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恬带领毕业生参加青岛市微短剧人才嘉年华活动,活动现场共20家新媒体企业、线上300余家企业现场招聘,累计发布岗位需求3100余个,涉及编剧、运营、设计、演员等多样化岗位。

活动当天,学院师生受邀参观青岛杠上开花科技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新媒体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创作氛围。参观过程中,毕业生与新媒体专业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剧本创作、视频拍摄、后期制作、推广宣传等工作内容有了更直观地感受,对微短剧的制作流程、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现状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在“剧动市北区·光影职通车”人才磁场双选会上,毕业生与古麦嘉禾、旗鱼悦动、杠上开花、乐芽传媒等新媒体公司对招聘岗位、招聘要求、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交流,并积极递交简历、寻求就业机会。毕业生谈俊豪兴奋地说:“我非常热爱创作,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坚持创作作品,今天现场跟新媒体企业交流后,我发现这个领域未来大有可为,我更明确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奋斗目标。”


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恬被聘为青岛市微短剧产才融合导师,并现场发放聘书。她表示“微短剧行业发展生机无限,为有创作能力、艺术审美、非影视科班出身的艺术与设计类毕业生提供了“转职”的机遇,艺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生要正视当前设计行业发展受限、就业岗位减少、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也应该看到微短剧行业快速兴起所创造的新型就业机会,拓宽求职视野,转变就业思路,形成与时代同步的职业选择。”

近年来,微短剧成为文化数字化发展新风口,据《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产业创造了64.7万个就业机会,众多职位的平均月薪超过1万元,部分岗位的月薪甚至可达2万元以上,发展前景强、工作岗位多、薪资待遇好。因此,艺术与设计学院主动转变就业思路,依托距离青岛中央商务区微短剧产业聚集地不足2公里的地理优势、市北区大力培育微短剧行业的政策优势,乘着微短剧行业发展东风,应势而谋、应势而为,积极拓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打破传统职业壁垒,为毕业生寻求“破圈出道”之路。
(撰稿:张薇薇;审核:孙波、张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