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组件异常,错误标识码dcl3o, 请查看错误日志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正文

学院概况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14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3年。学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理工学科平台优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设计与教育发展的前沿,打造了“艺术+科技+文化”交叉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构建了旨在培养学生“审美力、创造力和工程思维”等能力融合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是山东省设计学博士点精准培育学科建设点,现设有环境设计系(室内方向、景观方向)、产品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绘画系、音乐表演系和艺术理论部八个专业系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设计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学生1390人。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教授13人、副教授33人;拥有博士学位26人;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师资结构不断改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师连续获宝钢奖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构建党建与业务“四同三促”工作机制,构建深度融合高度联动的育人体系。坚持党建示范带动,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打造“艺术思政”特色品牌。目前有校级样板党支部3个,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培育创建,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教研室、教师、宿舍,打造了“红色美育法”、“述史堂”、“DO RE MI中的党史”等特色品牌。

面向国家和区域需求,突出“双轨制”交叉融合发展模式,构建“设计+”的跨领域、跨学科的艺术与科学协同创新体系。面向海洋经济、适老化产业和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形成了产品智能交互设计、智慧人居与生态设计、传统文化与文创设计等三个极具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设计研究与实践成果丰硕。近5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中华传统工具设计价值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黄河文化主题水彩画创作青年人才培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设计赋能中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发展路径及对策”“中国传统工具设计观念史研究”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8项,纵向研究到账经费410.5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1817.9万元;发表CSSCI、SCI、EI等论文247篇。近五年软科排名平均位居全国前30%,办学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在山东省处于领先位置。

学院建立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传统文化基因数智设计文科实验室”、“青岛市智能交互与工业产品设计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理工大学新型面料研发与智能可穿戴设计研究中心”等省—市—校三级科研平台,以及造型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传统工艺实验室、陶艺实验室等教学实验空间,总面积达1200平米。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配备了五轴联动成型系统、视线交互系统、脑机交互系统、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高温电窑、工程级投影仪等先进设备,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实验平台。

打造“标准餐+贴心餐+特色餐”学科竞赛“三餐”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学院作为唯一高校代表参加2018上合峰会亚太手工艺博览会;连续承办5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山东赛区竞赛等专业赛事,承办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海洋文化赛道国赛评审。师生团队先后取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德国红点奖、意大利A设计奖、亚洲工业设计大赛、中国设计红星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山东省城市建设突出成就奖、泰山文艺奖等众多成果。

上一条:英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