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在辍学中重燃大学梦----战宁宁事迹材料

发布人:     时间:2014-11-12

战宁宁,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青岛理工大学2011级景观设计专业,曾任艺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团支部书记,先后获得“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学生”、“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团员、“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 “科技创新”奖学金、“思想品德”奖学金、校董奖学金、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三等奖。

(一)天行健,君子以不强不息

一个出身清贫家庭的学子,一个没有被生活打败的人。面对挫折,她的人生天平选择了向自强不息倾斜,奋起、拼搏、永不言弃……

中考成绩下来,她没有拿起书包走进课堂,村里的人都说“还不如上个技校学点手艺,省的三年后考不上大学浪费时间”。面对着各种压力,考虑家庭拿不起那份学费,最终她选择了一所技术学校,可以实习工作交学费,以减轻家里负担。

2007年9月她来到了牡丹江技术学校,学习电子信息与应用专业。在校她努力学习文化课,参加实践,每轮考试都是班级第一,拿到了 全额奖学金。学习两个月后,她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实习,那年她16岁。坐了60多小时火车,从中国的最北边来到了最南边,进入了电路板工厂。工作条件非常艰辛,有的同学受不了这里的工作负荷,纷纷罢工打包回家。那时她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跟学校脱离关系,自己打工挣工资,回去一定要上高中上大学。老师扣留她行李不让走,最后单身一人的她在广东中山-东莞-中山之间辗转,拖着笨重的行李找到了另一家电路板工厂,挤在打工仔打工妹里打工。第一次看见流水线的她眼里满是好奇,然而第一次接触流水线工作的她完全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工作是难以适应的。流水线要求工人们的速度要快,速度慢了前面来的配件会堆积,后面的工人会没有事做。由于第一次接触,没有多久面前需要处理的配件就堆得高高的了。除了尽量加快速度外,她只有利用休息时间不停的做事。很快她的手上就起了好几个水泡,她也只好忍着痛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她不知道的是还有更痛苦的事在等着她,那就是夜班。好不容易适应了流水线工作的强度,两周后迎来了她第一次夜班。夜班的时间是晚上20:00到早上8:00。刚开始还好,到凌晨一两点时她终于有些支持不住了,感觉眼皮比什么都重,但是配件不会打瞌睡,还是一样速度向她流来。她只能强打着精神,把流到自己面前的配件处理好。她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感觉,只知道只要手一停下来,马上就可以睡着。慢慢的她适应了这里的一切,适应了每天这样重复的流水作业,也慢慢找到了加快速度的方法。

2008年9月份她拿着自己攒了8个月的工资回到家,走到了人生另一个转折点。她想上学,但10月份才找到一所愿意接受她的高中,成为了美术特长生,开始了画画学习的生活。除了每天文化课学习外,一点美术功底都没有的她为了努力赶上其他同学,每天努力的做着基础美术练习,每晚都练习到后半夜。早晨继续起来上课,午饭后再继续练习,学期末时美术已经超越了其他同学。高三时同学都离开学校出去美术集训,只有她留在学校每天扎扎实实的练习画画。艺术考试是在寒冷的冬天,无论是报名还是考试她一直坚持一个人。面对寒冷的天气,拥挤的人群,身在异地的无助……她都坚持一步一步自己走完,她只是想证明她能行!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在2011年以校考美术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青岛理工大学。

那一年他们一家原本应该非常开心,但是相同的状况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上总会存在差异。对于生活优越的同学来说,你很难想象父母无力筹钱时那深深歉疚的脸庞。当她得知自己母校美术助教老师紧缺时,就主动回到母校辅导低年级同学学习美术,向他们传授技巧,以赚取一份学费。最终,她攥着自己赚的生活费迈进了大学的殿堂。

(二)不畏困窘 她步履坚定

大学的生活是美好的,就在大家都还在适应大学生活时,她已经自立自强利用假期挣取学费及生活费用,拿到了自己兼职所得的报酬。她每天除了上课之余,奔波在兼职工作的路上,每晚门禁才回到寝室。对于这一切她并不感到辛苦,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样父母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与同龄人比,她有着更坚定的信念与更长远的打算,从步入大学的第一天起,目标就已经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相信面对困难时,每一个身处窘境但却不肯低头的寒门学子都会尽量鼓足勇气越过人生的每一道坎儿的。而她最难得的地方不仅仅在于面对拮据的生活前前后后有过十多份兼职:服务员、家教、促销人员等;也不仅是作为班级干部热情对待同学、关心集体、及时了解班级状况、及时为同学排忧解难;亦不仅是经常作为志愿者服务社区、小学以及敬老院等,而是在于她虽然身陷琐事,生活艰辛,仍然不忘尽力帮助其他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将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捐助受难灾区,之后在学校举行的捐书活动中也出过一份力。

大学刚开始,她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之后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尽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事宜,并耐心倾听朋友们的心情和倾述,从细微的方面关心并关注每一个同学,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并带领同学们在校级运动会上披荆斩棘,连续两届勇夺团体总分第一名与精神文明奖。

她进入大学早早的加入学生会,从一名小干事到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给了她锻炼成长的平台,在服务同学的同时自己的也到了锻炼。2013年9月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除了在校认真努力学习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她获得了“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参加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手艺精神》三等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三等奖。

(三)服务大众 她满怀感恩

年轻的她总是有说不完的经历。作为学校的志愿者协会成员,她常常跑到青岛各地做志愿者。从清理街道到关爱自闭症儿童行动,再到参加青岛园艺博览会志愿服务。有一次志愿去牵牵手自闭症幼儿园做助教,一个狂躁症的小朋友直接抓破了她的脸;最感动的自然是去敬老院临走时,老人们不舍得眼神……她的志愿活动就是一幅幅生动多姿的画卷。

应感谢挫折,因为面对挫折,生活的苦难让她的生命力愈加蓬勃繁盛;应感谢贫穷,因为拥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她会愈加成熟,人生之路也会走的更加豪迈也越来越优异。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既然选择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相信她会为自己的目标永远执着地走下去。


上一条:艺术学院举办素质拓展活动 下一条:艺术学院微尘协会举办公益讲座